《运输革命:超越石油的高铁之路》电子书[PDF]
运输革命:超越石油的高铁之路(加)理查德·吉尔伯特.pdf | 19.9MB |
19.9MB |
电子书http://www.minxue.net: 运输革命:超越石油的高铁之路
作者: (加)理查德·吉尔伯特
译者: 赵乐静
赵无忌
赵无忌
图书分类: 经济
资源格式: PDF
版本: 扫描版
出版社: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
书号: 9787547824320
发行时间: 2015年12月01日
地区: 大陆
语言: 简体中文
简介:

目录:
第二版序言
版序言
导言 写在《运输革命》之前
本书讲了些什么
谁将从本书获益,怎样获益
资料来源和术语说明
第一章 从过去的运输革命中学习
概况
1830―1850年的英国铁路革命
美国二战期间机动化运输的强制停止
20世纪50年代跨大西洋旅行的大飞跃
1960-1985年的高速铁路革命
1980年至今的航空货运革命
对以往运输革命的反思
第二章 今日运输
概况
人们如何本地出行
人们如何远距离出行
货物运输研究
明日运输走向何方
第三章 运输与能源
概况
石油及其未来
2008年事件:现实检验
石油产品替代品
电动车辆
产生足够的运输用电
第四章 运输活动的负面影响
概况
运输活动的**环境冲击
运输活动的局域性和区域性环境冲击
运输活动对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
运输模式和动力牵引的相关影响
第五章 下一次运输革命
2025年情景概览
美国2025年运输展望
重构美国运输
国2025年运输展望
美国和*国的电力生产
走向未来运输
第六章 引领未来之路
油价震荡的警告
梳理经济衰退“乱麻”
经济危机
恶性循环“六阶段论”
复苏经济不可忽视运输转型
拯救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
美国运输变革的新举措
国如何打破恶性循环“魔咒”
国在“两极对立”中前行
结束语
附录 首字母缩略词与缩写词
注释与参考文献
内容介绍:
该书视野开阔,数据翔实,融历史、经济、政治、城市规划、组织管理等学科为一体。揭示的问题振聋发聩、不容回避,提出的对策观点独到、令人深思。本书既以学术思考和理论深度见长,又辅之以大量图表注释,论述深入浅出,流畅生动,可读性强;既是极好的大众普及读物,也是专业人士与领导者,特别是政策制定者不应错过的重要作品。
作者简介:
理查德·吉尔伯特,多伦多独立咨询顾问,长期致力于运输、能源及城市治理等领域问题的研究,并为公共部门、私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,其客户遍布北美、欧洲及亚洲各地。安东尼·珀尔,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政治科学与城市发展研究教授,主要从事城市、交通及环境决策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。译者简介: 赵乐静,男,52岁,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,著译多部著作,如《技术解释学》科学出版社;《视界的融合:科学、技术与社会导论》(专著;独立完成):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;《真实地带——十大科学争论》(译著;独立完成)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;《发明:激动人心的创新之路》(译著;独立完成)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;5、《成为科学家的100个理由》(译著;独立完成)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;从1991年起,在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、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、《科学学研究》、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、《科学》(沪)等核心期刊发表较高引证率论文多篇;在《世界科学》等期刊发表英、德译文40余篇。 赵无忌,男,26岁,日本国宇都宫大学语言学在读博士,在《世界科学》(沪)2010年第11期发表译文(英译汉)2篇,内容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与获奖者情况;另有一篇译文在该刊发表(Fiction in the Age of E-Books)。
内容截图:

目录:
第二版序言
版序言
导言 写在《运输革命》之前
本书讲了些什么
谁将从本书获益,怎样获益
资料来源和术语说明
第一章 从过去的运输革命中学习
概况
1830―1850年的英国铁路革命
美国二战期间机动化运输的强制停止
20世纪50年代跨大西洋旅行的大飞跃
1960-1985年的高速铁路革命
1980年至今的航空货运革命
对以往运输革命的反思
第二章 今日运输
概况
人们如何本地出行
人们如何远距离出行
货物运输研究
明日运输走向何方
第三章 运输与能源
概况
石油及其未来
2008年事件:现实检验
石油产品替代品
电动车辆
产生足够的运输用电
第四章 运输活动的负面影响
概况
运输活动的**环境冲击
运输活动的局域性和区域性环境冲击
运输活动对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
运输模式和动力牵引的相关影响
第五章 下一次运输革命
2025年情景概览
美国2025年运输展望
重构美国运输
国2025年运输展望
美国和*国的电力生产
走向未来运输
第六章 引领未来之路
油价震荡的警告
梳理经济衰退“乱麻”
经济危机
恶性循环“六阶段论”
复苏经济不可忽视运输转型
拯救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
美国运输变革的新举措
国如何打破恶性循环“魔咒”
国在“两极对立”中前行
结束语
附录 首字母缩略词与缩写词
注释与参考文献
内容介绍:
该书视野开阔,数据翔实,融历史、经济、政治、城市规划、组织管理等学科为一体。揭示的问题振聋发聩、不容回避,提出的对策观点独到、令人深思。本书既以学术思考和理论深度见长,又辅之以大量图表注释,论述深入浅出,流畅生动,可读性强;既是极好的大众普及读物,也是专业人士与领导者,特别是政策制定者不应错过的重要作品。
作者简介:
理查德·吉尔伯特,多伦多独立咨询顾问,长期致力于运输、能源及城市治理等领域问题的研究,并为公共部门、私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,其客户遍布北美、欧洲及亚洲各地。安东尼·珀尔,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政治科学与城市发展研究教授,主要从事城市、交通及环境决策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。译者简介: 赵乐静,男,52岁,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,著译多部著作,如《技术解释学》科学出版社;《视界的融合:科学、技术与社会导论》(专著;独立完成):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;《真实地带——十大科学争论》(译著;独立完成)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;《发明:激动人心的创新之路》(译著;独立完成)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;5、《成为科学家的100个理由》(译著;独立完成)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;从1991年起,在《自然辩证法研究》、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、《科学学研究》、《科学技术哲学研究》、《科学》(沪)等核心期刊发表较高引证率论文多篇;在《世界科学》等期刊发表英、德译文40余篇。 赵无忌,男,26岁,日本国宇都宫大学语言学在读博士,在《世界科学》(沪)2010年第11期发表译文(英译汉)2篇,内容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与获奖者情况;另有一篇译文在该刊发表(Fiction in the Age of E-Books)。
内容截图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