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学习网 - 视频教程 >> 娱乐 >> 小说 >> 世界名著 >> 详细内容

《世界的凛冬 世纪三部曲 肯福莱特 2017》




收藏本资料

本资料所属分类:

娱乐 小说 世界名著

更新时间:2022年2月15日

如不能下载,请查看怎样下载




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的超级随笔。火遍全球的20世纪人类史诗“世纪三部曲”。横扫全球榜单!18次登上10国畅销随笔排行榜第1名!10周全球销量破200万册的畅销神话!相继问鼎美国《纽约时报》随笔畅销榜、《纽约时报》电子阅读榜、西班牙《世界报》随笔畅销榜、德国随笔类畅销书排行榜、意大利IBS.it畅销书总榜、匈牙利Bookline畅销书总榜,等等。

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巴西、丹麦、荷兰、意大利、法国、德国、匈牙利、挪威、波兰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瑞士、保加利亚16国争相出版!首次登陆中国!我亲眼目睹,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。

名人推荐

“短小”,即短篇、轻随笔、140个字,似乎成为了大众阅读的标配,这本大书反其道而行,但里面几乎每一页都有故事发生。——布莱恩•塔特(企鹅出版集团总裁,世纪三部曲出版人)

写作风格和技法很古典,有着这个时代文艺作品很少具备的从容和沉稳。——马伯庸(知名作家)

我这种不太爱看历史随笔的都一口气看完了,肯爷确实牛。——姚向辉(知名译者)

这样一套三卷的书宣传语是“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”,结果还真是,我两晚上读完的,严重影响了我的睡眠。——一毛不拔大师(微博名人、影视策划人)

推荐一下《巨人的陨落》,一套三本。写的好、翻译到位。我好久没看过这种继承了经典文学传统的好作品了,像是在读《飘》那个级别的东西。——五岳散人(知名网络评论人)

媒体推荐

世纪三部曲不仅是一部史诗巨著,写透了整个20世纪人类的故事,更是罕见的诞生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。——《纽约日报》

随笔的长短对肯•福莱特作品在全球的畅销没有任何影响:其作品累计销量1.5亿册,被翻译成33种语言,风靡80多个国家。——《华尔街日报》

戏剧冲突和历史真实被如此生动地展现,引人入胜,福莱特是真正的大师!——《纽约时报》

这是福莱特的巅峰之作,一部真正的史诗,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。——《赫芬顿邮报》

宏大的背景、结构和故事巧妙交织,构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史诗。——美联社

福莱特再次创造了一个既熟悉又美妙的世界,以及一种纯粹的阅读乐趣,让你根本放不下这本书。帝国衰落,英雄崛起,真爱无敌。你会忍不住和书里的角色在战火硝烟中同呼吸、共命运,并希望福莱特的下一本大部头赶快砸过来。——《Time Out纽约》

作者简介

肯•福莱特(Ken Follett,1949-)

现象级畅销随笔大师,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。

20部随笔被译成33国语言,累计总销量超1.5亿册。

在欧美出版界,肯•福莱特这个名字就是畅销的保证。

1978年,出版了处女作《风暴岛》,并于次年获得爱伦坡奖,声名鹊起,专职写作。2013年,获得爱伦坡终身大师奖。

他的随笔出版前,都会请历史学家审读书稿,绝不容许出现任何史实错误。

他说:“很多作家只写能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,并模模糊糊地希望这也能取悦别人。但我每写一页都在清醒地思考:读者会怎么想?读者觉得这真的会发生吗?读者关心这些吗?读者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?我敬佩那些用文字和新奇结构进行文学实验的作家,但我从不这么玩。”

目录

《巨人的陨落》

序 成人礼

Part1 天地失色

Part 2 巨人之战

Part 3 世界重生

《世界的凛冬》

Part1 另一张面孔

Part 2 流血的季节

Part 3 冰冷的和平

《永恒的边缘》

Part1 高墙,1961年

Part 2 缺陷,1961—1962年

Part 3 孤岛,1962年

Part 4 枪声,1963年

Part 5 高歌,1963—1967年

Part 6 花朵,1968年

Part 7 监听,1972—1974年

Part 8 围墙,1976—1983年

Part 9 爆炸,1984—1987年

Part 10 墙,1988—1989年

尾 声 2008年11月4日

文摘

《巨人的陨落》

序 成人礼

英王乔治五世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那天,比利・威廉姆斯在南威尔士的阿伯罗温下了矿井。

1911年6月21日是比利的十三岁生日。他是被父亲叫醒的。爸爸的方法很管用,但不温柔。他拍着比利的脸颊,节奏平稳,坚定执着。比利睡得很深,一开始不打算理会,但那拍打无情地

持续着。他觉得很生气,但马上意识到必须起了,甚至自己想起床,于是他睁开眼睛,一个激灵坐了起来。

“四点了。”爸爸说了一句,转身离开了房间,靴子当当敲击着木楼梯下了楼。

今天比利要开始他的职业生涯,成为一名学徒矿工,镇上大多数男人都是在他这个年龄开始的。他希望他像个矿工,拿定主意不要让自己出丑。大卫・克兰普顿上工的第一天在井下哭鼻子,为此到现在大家还叫他“戴哭宝”,尽管他已经二十五岁,是镇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。

正值仲夏,明亮的晨光透过小窗口照射进来。比利看了看躺在自己旁边的外祖父。外公的眼睛是睁着的。每次比利起床他都醒着,他说老人没多少觉可睡。

比利下了床,只穿着衬裤。天冷的时候他穿衬衫睡觉,但时下英国正值炎炎夏日,连晚上都很暖和。他从床底拉出那只钵子,把盖子揭开。

他的阴茎大小没什么变化,他称它“小鸡儿”。那东西还像以前一样,只有那么一小截,那么幼稚。他原指望它能在生日前夜开始变大,哪怕它四周的什么地方长出根黑毛毛也好,可他还

是失望了。他最好的朋友汤米・格里菲斯跟比利同一天出生,他就不一样:嗓音已经变沙哑了,下嘴唇底下也长出一片黑绒毛,小鸡儿也长得跟大人一样了。这真让人丢脸。

比利一边往钵子里撒尿,一边望着窗外。他只能看见那堆矿渣,这座深灰色的矿渣山是煤矿留下的垃圾,大部分是泥岩和砂岩。比利琢磨,上帝创世的第二天世界大概就是这个样子,然后上帝说:“地要长青草。”一阵微风将细小的黑色灰渣吹向一排排的房子。

房间里就更没有什么可看的了。这是一间后卧室,狭窄的空间刚够放下一张单人床,一个衣柜,还有外公的旧箱子。墙上挂着一块刺绣图样,上面写着:

信主耶稣,你必得救

屋里没有镜子。

房门通向楼梯口,另一扇门通向前卧室,那间卧室只有这一个入口。屋子大一些,能放下两张床。爸妈在里面睡觉,几年前比利的几个姐妹也挤在里面。大姐艾瑟尔已经离开了家,另外三个姐妹都死掉了,一个得了麻疹,一个是百日咳,最后一个死于白喉。他还有过一个哥哥,在外公来这儿以前跟比利睡一张床。

他叫韦斯利,是在矿井下面被失控的道车轧死的,就是一种带轮子的运煤桶。比利穿上衬衫。这件衬衫是他昨天上学穿过的。今天是星期四,他每次都是星期日才换衬衫。不过,他有一条新裤子,这是他的头一条长裤,是用厚厚的防水棉布做的,人们管那种厚斜纹布叫“鼹鼠皮”。这种裤子是进入男人世界的象征,他很自豪地穿上裤子,享受织物带给他的那种沉甸甸的阳刚之感。他戴上厚厚的皮带,穿上皮靴,这些都是从韦斯利那儿继承下来的。穿戴整齐后,比利下了楼。

底层的大部分空间被客厅占据了,不足两平方米,中间是一张桌子,一端有个壁炉,石头地面上铺了自家编织的地毯。爸爸正坐在桌边读一份过期的《每日邮报》,他的鼻子又尖又长,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。妈妈在沏茶。她把冒着热气的水壶放下,吻了吻比利的额头,说:“生日过得怎么样,我的小男子汉?”

比利没有回答。这个“小”字很伤人,因为他确实小,而“男子汉”这个词也让人痛苦,因为他还不算是个男人。他走进后面的盥洗间,拿一只铁皮钵子在水桶里舀了点儿水,洗了把脸,然后把水倒进浅浅的石头水槽。盥洗间里架着一只热水锅,下面是火炉,但只在星期六晚上洗澡时才用。

自来水据说马上就通,有的矿工家里已经有了。比利觉得这简直是个奇迹,你只要一拧龙头就能接到一杯清水,再也不用提着桶子去街上的水塔接水了。但室内水管还没有通到威廉姆斯家住的威灵顿街。

比利回到客厅,在桌边坐下。妈妈把一大杯加了奶的热茶放在他面前,里面已经放了糖。她切了两片厚厚的自制面包,又从楼梯下面的餐具室取出一片厚油脂。比利双手合十,闭上眼睛,说:“感谢上帝赐予这食物,阿门!”然后他喝了点儿茶,把油脂涂在面包上。

爸爸那双淡蓝色的大眼睛越过报纸看着他。“往面包上撒点儿盐,”他说,“在井底下你会出汗。”

比利的父亲是一名矿工代理人,受雇于南威尔士矿工联合会,这是英国最强大的工人同盟——一有机会他就会这么说。他被人称作“戴同盟”。很多男人都叫“戴”,跟“死” 字同音(注:英文单词die,意思是死,发音接近dai)。在威尔士,人们把“大卫”和“戴维德”简称为戴。比利在学校学到,之所以“大卫”在威尔士十分流行,是因为国家守护神就叫这个名字,就像“帕特里克”之于爱尔兰。区分这些“戴”并非靠他们的姓氏——整个镇子的姓氏不外乎就是琼斯、威廉姆斯、埃文斯和摩根这几个——而是根据他们的绰号。一旦你有了滑稽的诨名,正式的名字就很少有人叫了。比利的本名是威廉・威廉姆斯,于是大家叫他“比利乘二”。女人一般随丈夫的绰号,所以妈妈的称呼就是“戴同盟太太”。

比利吃第二片面包的时候,外公下了楼。虽说天气很暖和,但他还是穿了外衣和背心。他洗了洗手,在比利对面坐下。“别显得那么紧张,”他说,“我十岁的时候就下井了。我父亲是被他的父亲背到井下的,那时候他才五岁,从早上六点一直干到晚上七点。从十月到第二年三月,他就没见过太阳。”

“我没紧张。”比利说。这不是真话,他已经害怕得浑身僵硬了。

不过外公心眼好,没再往下说。比利喜欢外公。妈妈把比利当个小孩子,爸爸又严肃又尖刻,外公却十分宽容,把比利当成大人一样跟他说话。

上一篇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