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学习网 - 视频教程 >> 人文 >> 哲学 >> 中国哲学 >> 详细内容

《有无之境:王阳明哲学的精神》电子书[PDF]




收藏本资料

本资料所属分类:

人文 哲学 中国哲学

更新时间:2017年1月10日

如不能下载,请查看怎样下载


[有无之境:王阳明哲学的精神].陈来.扫描版.pdf 173.1MB
173.1MB
电子书http://www.minxue.net: 有无之境:王阳明哲学的精神
作者:  陈来
图书分类: 哲学/宗教
资源格式: PDF
版本: 扫描版
出版社: 北京大学出版社
书号: 9787301222669
发行时间: 2013年04月01日
地区:  大陆
语言:  简体中文
简介
IPB Image


目录

第一章 绪言
一 有我与无我
二 戒慎与和乐
三 理性与存在
第二章 心与理
一 心即理说的提出
二 心即理说的内涵
1.定理与至善
2.道德法则与道德对象
3.心与礼
4.心外无理
5.主宰、知觉、条理
三 心即理说的诠释
四 心即理说的矛盾
第三章 心与物
一 心与意
二 意与事
三 心与物
四 心物同体
第四章 心与性
一 未发与已发
二 心之本体
1.至善者心之本体
2.心之本体即是天理
3.诚是心之本体
4.知是心之本体
5.乐是心之本体
6.定是心之本体
7.恶者失其本体
三 心与性
1.心之本体即是性
2.心即性
3.性、天、命
4.性与气
5.性之善恶
第五章 知与行
一 知行合一的内容
1.知行本体
2.真知即所以为行,不行不足以谓知
3.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
4.知是行之主意,行是知之工夫
5.知之真笃即是行,行之明察即是知
6.未有学而不行者不行不可以为学
二 知行合一的宗旨与工夫
1.知行合一的宗旨
2.对知行合一的批评
3.致良知与知行合
4.知行合一的工夫
三 知行合一的分析
第六章 诚意与格物
一 《大学》古本与古本序
二 诚意
三 格物与格心
四 格物之辩
1.与湛甘泉论格物
2.与罗整庵释格物
3.与顾东桥辩格物
五 《大学问》的格物说
第七章 良知与致良知
一 致良知说的提出
二 良知
1.良知即是非之心
2.良知与意念
3.良知与独知
4.良知是谓圣
5.良知即天理
6.良知与明德
7.良知与自慊
三 致良知
1.致良知之至极义
2.致良知之实行义
3.良知与见闻
四 从格物到致知
……
第八章 有与无
第九章 境界
第十章 工夫
第十一章 结语
第十二章 附考
附录 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
阳明年表要略
征引书目
索引
后记


内容介绍:

《有无之境:王阳明哲学的精神》是王阳明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。全书把哲学史研究、比较哲学研究、文化问题研究和文献史料研究融为一体,对王阳明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,并对其哲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分析,并对其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,力图呈现出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。作者思境恢弘、学理精审、史料详尽,在阳明哲学思想研究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提出了新的分析和诠释,代表了当代阳明学研究的高端水平。《有无之境:王阳明哲学的精神》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,对整个阳明学、宋明理学乃至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皆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。

作者简介:

陈来,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,198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,199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。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、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。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氏、中华朱子学会会长、中央文史馆馆员、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。已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种。


内容截图:

IPB Image


TAG: 王阳明
上一篇 下一篇